華星林場簡介
蘭州市南北兩山生態植被恢復和綠化造林一直受到國家和省、市的高度重視。更是省會蘭州市的門戶和重要生態環境建設基地,綠化項目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為順利實施好西部大開發綠化工程,加快蘭州生態環境建設,為蘭州南北兩山綠化作貢獻,我公司王福霖董事長于2000年5月從七里河區林業局承接了原蘭州軸承廠林場720畝林地,作為綠化基地,建立了“蘭州華星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林場”,當時有可平整耕地面積約100畝,林場位于蘭州市七里河區彭家坪鎮賈家山,屬于蘭州南北兩山綠化建設規劃范圍。
承包以后我林場制定了以種植喬灌草為主,經濟作物為輔,走以林養山滾動發展的規劃。鑒于林業生長周期長、投資大、見效慢和本林場剛剛起步的特點,建設資金主要采取自籌,及政策性資金的方式,經過不懈努力盡快建立起了以副養林的良性循環機制,促進林場的順利發展。
2004年,華星領導更是未雨綢繆,在重視其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前提下,熱情邀請有關農業專家(黃培榮,原甘肅省農業區劃委員會主任,高級農藝師,推廣研究員;王登幫,蘭州市種籽站原站長;郭厚文,甘肅蘭州農校原校長,高級農藝師;李隱生,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原果樹研究所所長,研究員)對華星林場進行規劃,對如何種草種樹,種哪些經濟作物,對如何更大限度的發揮其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了可行性論證。專家提出以喬灌草為主,統一規劃林果、育苗、多種經營、自負盈虧、滾動發展;經濟、社會、生態三大效益并重;輻射帶動南北兩山林場的綜合開發建設,持續、快速、健康發展。
華星林場場長王福霖為綠化蘭州南北兩山,改善蘭州生態環境,認真借鑒各位領導和專家的建議,在以生態效益為先導的前提下,二十幾年來,逐步投入資金500多萬元,每逢春秋兩季植樹旺季,四處購買各類苗木,華星人全員出動,借用附近小學生,不辭勞苦,不求回報,耗費大量人力和資金將華星林場建設成了現有規模。
山坡地十幾年來堅持因地制宜,喬木、灌木、草合理配制,栽植常綠樹種,側柏、油松等。華星人揮灑汗水艱難的將原100多畝平整可耕地變成了現在的近200畝可耕地,平整土地、繁育種植經濟作物核桃樹3000多棵、櫻桃樹近1000棵、油桃和扁桃300多棵,巴梨和大節杏100多棵,藥材和花椒若干棵等,經過華星人不懈的堅持和努力,目前一些經濟林木在華星人的精心養護下已初具規模,夏天累累碩果,綠樹成蔭,漫山遍野郁郁蔥蔥, 好一派氣象。
灌溉配套工程山坡以固定式噴灌為主,平緩山坡可布置窩灌,田間灌溉系統采用管道輸水,實行小畦節水灌溉,山頂部設高位水池1座,以備林場頂部上水困難苗木之需,入冬之時聘請水利管道技術人員進行維修、維護保養,春季更換各類閥門、管道,每年周而復始,華星林場積極地在為南北兩山綠化默默無聞的做著貢獻。
展望未來,我華星人使華星林場將建設成為蘭州南北兩山綠化工程示范基地,并逐步發展成集觀光、旅游、休閑、娛樂于一體的山莊、別墅,為蘭州南北兩山綠化再添一抹亮色。